解码东莞新势能:今年GDP预期增长5%,经济“含新量”持续攀升
理财小行家
2024-05-24 22:23:25
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王卓峰、程浩东莞报道

  1月31日,东莞2023年经济成绩单出炉。面对去年超预期的复杂严峻形势,东莞全年实现GDP11438.13亿元、增长2.6%。

  回顾过去一年,“世界工厂”东莞经济承压前行,不仅稳住了经济的基本面,还进一步激活了经济内生动力。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东莞将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期,面临的挑战在于外部环境复杂性上升和产业转型动力不足,同时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牢固等。

  观察东莞经济的发展脉络,经济结构出现不断优化的趋势,完全有条件顺势而为,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2024年,东莞将通过紧扣大湾区战略、“百千万工程”、聚焦“投资年”主题形成合力,努力引入更多龙头企业、大项目,通过产业整合与创新发展,驱动工业经济再次跃升。

  趋势向好,但质变仍需时间。东莞提出2024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的预期目标,眼下新的发展势能已积蓄,东莞压力与动力并存。

  经济含“新”量持续攀升

  回顾去年东莞经济发展脉络,明显呈现出后半程加速的态势。与之对应的是,规上工业增加值自8月以来保持单月正增长,进出口自10月由负转正并逐月加速……种种迹象与数据表明,东莞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变。

  东莞愈战愈勇的杀手锏,在于其庞大且活跃的市场主体。当下,170多万户市场主体组成了东莞的经济大盘,它们千方百计拓市场、抢订单、稳经营,逆流而上加快上规、上云、上市、上榜,成为这座世界工厂产业向新、产业向上的一种内生推力。

  市场主体相关指标能直观反映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东莞新增市场主体31万户,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升规工业企业1797家,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1216家,均居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增至170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9%、0.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R&D投入强度提至4.1%……

  “东莞经济活力的最大成色,体现在创新。”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看来,现实而言,东莞经济面临一定压力,但不能仅仅以经济总量来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作为全球闻名的世界工厂,东莞在广东承担着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重任。以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东莞在省内也肩负更大的使命。“过去,传统制造业为东莞经济发展创造巨大增量空间。但从当前东莞GDP构成来看,传统产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当前占GDP比值较低。”

  林江认为,新兴产业极有潜力为东莞创造新的增长点,但这方面投入不一定能看到短期的产出。“不过在经济数据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东莞无论是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还是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比较突出的是,去年东莞通过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推动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突破千亿,华为、OPPO、vivo产值增长13.3%,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引进投资分别增长44.1%、35.7%、31.5%……这些不断崛起的新兴产业成为了东莞持续释放经济潜力的引领性力量。

  从重大项目涉及的一些数据来看,东莞也是亮眼的。去年,东莞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推动赣锋锂电、天域半导体等25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额达1335亿元。

  与此同时,东莞还鼓励企业牵头组织产业上下游企业,寻找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深度关联。这其中,9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引领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共建生态,加快补链强链拓链,引进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链项目11宗,亿元以上425宗,协议投资超过3600亿元。

  回看东莞去年的经济底色,抢抓重大项目投资落地是一个直观的增量。这不仅是在增加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当各个项目开工现场的汽笛一鸣响,也为东莞经济发展积蓄起更多新动力。

  聚焦三大动力源培育新质生产力

  不可忽视的是,外部环境复杂性上升、核心技术遭“卡脖子”、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等,都是当前东莞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受不利因素影响,东莞仍将今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底气何在?

  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东莞将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两大主线,通过紧扣大湾区战略、“百千万工程”、聚焦“投资年”主题三大动力源,努力把传统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

  目前,东莞拥有制造业企业约2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约1.38万家,形成了1个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5个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以及4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筑构起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从微观上来看,这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且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在产业链中形成凝聚力。

  在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看来,产业整合是一种策略,东莞眼下要以更大魄力引入更多龙头企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这批“散兵游勇”整合为“联合军团”,推动产业向新、筑构发展新优势。

  今年东莞将“对症下药”,聚焦“投资年”主题,全面掀起一场重大项目建设热潮,通过引入更强大的“链主”让产业集群能级更高级,推动8大传统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3成、总产值2成。同时,东莞将全力拥抱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新赛道,全力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但不仅仅包含依靠市场配置形成的产业聚集、创新升级。

  东莞还希望通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做强镇域经济的同时,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林江认为,一方面,镇域经济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在更多经济强镇牵引下,东莞将释放强大的引力场,持续吸引“链主”企业、重大项目落地。今年,东莞将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比如将长安打造为广东第3个千亿镇,推动东城GDP超过700亿元,虎门加快向800亿元迈进。

  再把视角放大,在大湾区城市之林中,东莞如何通过协同联动发展,让这座“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蝶变?

  地处广深之间的东莞,将强化与广深“双城”联动,“借力打力”撬动更大的发展可能。东莞提出,将全面加强与广深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要机制的对接,具体包括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粤港合作平台、支持松山湖与光明科学城共建创新产业组团、支持水乡功能区与广州黄埔、增城规划建设穗莞东江两岸高质量发展合作区等。

  深度联动的目的是为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东莞将研究制定深莞产业协同化规划,争取一批项目纳入深圳都市圈重点项目库,同时明确提到南部各镇与深圳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携手打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相关内容

互联网炒股配资平台:高杠杆...
互联网炒股配资平台:高杠杆下的财富游戏,风险与机遇并存元...
2025-01-27 22:54:39
钟村街禁毒小主播线上课堂开...
“毒物和毒品的区别是什么?”禁毒小主播向线上的观众展开提问。9月1...
2025-01-18 23:08:22
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
【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电视台的采访】面对镜头和记者的提问,张...
2024-12-21 23:01:39
长城灵魂摩托车申报图 预计...
易车讯 日期,我们获得了长城灵魂摩托品牌首款车型灵魂摩托的申报图。...
2024-12-07 23:01:50
大港股份(002077SZ...
智通财经APP讯,大港股份(002077.SZ)发布2024年半年...
2024-11-28 09:52:02
港股异动 获中国太保举牌...
近日,中国太保举牌华电国际与华能国际H股。截至发稿,华电国际(01...
2024-10-15 23:04:48

热门资讯

3月27日基金净值:交银国企改... 本站消息,3月27日,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4723元,累计净值为1.7723...
绝杀川崎前锋!山东泰山晋级亚冠... 2月20日,山东泰山队客场挑战日本J联赛球队川崎前锋,争夺晋级2023-2024赛季亚冠联赛八强名额...
探访浙江临海戚公祠:古代英雄何...   台州2月9日电 题:探访浙江临海戚公祠:古代英雄何以感召今人?   作者 傅飞扬   “封侯非我...
创新驱动可持续未来,立邦出席2... 8月5日至6日,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立邦受邀参会,与...
北京市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万... 记者19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逐步解决无车家庭用车需求,北京市将于7月21日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2...
穆迪下调以色列信用评级, 维持... 穆迪周五将以色列的评级下调至"A2",同时将其信用展望维持在负面,这意味着评级有可能进一步下调。本文...
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日内走...   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日内走低6%,现报1886点。
“她”用柔肩托稳湾区“菜篮子”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琳通讯员濮宣摄影报道)黄埔海关所属东莞海关供港蔬菜监管中心,是广东省首...
对话中金公司王晟:科创板改变市...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两周年。两年前,注册制与科创板一同落地。目前注册制正由增量走向存量,向全市场逐...
和尚就不能娶妻?古代远没有你想... 文/行走天涯和尚就不能娶妻?古代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封建,尤其是元朝!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中,和尚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