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评增城区首个本区创建的三甲医院以来,增城区中医医院再度传来好消息:连续4年业务量年平均增长超过两位数,连年在国家、市、区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靠前……成绩斐然的背后,是该院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举。
增城区中医医院党委以“四有”工程和“四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找准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和医院治理的切入点、融合点,精准发力打好“五抓五强”组合拳,积极打造“红帆领航 杏林春暖”党建品牌,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党建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五抓”促“五强”,凝聚发展合力
首先,增城区中医医院抓思想,强意识,使全院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一是增强政治意识。二是增强发展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推动医院改革发展。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本领,引导全院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其次,增城区中医医院抓融合,强管理。医院通过“四式融合”把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支撑”。一是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二是党建工作融入医院中心工作,使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三是行风建设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四是科室文化融入党建文化,将“突出特色,服务健康”的宗旨根植到科室。
第三,增城区中医医院抓组织,强效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党支部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实施党支部“五化”工程,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组织设置标准化、支部管理规范化、活动载体多样化、党建工作实效化。二是实施党建“提质”工程,落实“支部建在科室上”。三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
第四,增城区中医医院抓队伍,强服务,建好“三支队伍”,为医院发展蓄势赋能。一是抓干部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干部和党务工作者选拔任用,93%内设机构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抓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请、派、联、跟、提”的立体式人才发展模式。三是抓青年队伍建设,充分调动青年团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此外,增城区中医医院抓共建,强合力,打通上中下“三线”,让“单独作战”变为“团体作战”。一是打通与高水平三甲医院的“上线”,与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第一附属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二是打通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下线”,与增城的16家公立基层机构、2家民营医疗机构、5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共建。三是打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中线”。与各镇街、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党建共建,推动智慧医疗和便民服务落地。
党务助业务,实现大有作为
近年来,增城区中医医院推动党业融合,实现大有作为。医院党建工作获得市卫健委的认可,被邀请在全市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汇报交流。
目前,增城区中医医院逐渐建立国家、省、市、区专科梯队,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5个广东省中医特色专科,3个广州市中医特色专科,1个广州市中医优势专科,2个增城区医学重点学科。
患者满意度接近90%,12345投诉量同比下降51.9%,逐渐成为百姓心目中“有温度”的医院。医院精心培育和挖掘了一大批先进典型,2019年以来,20多个集体获区级以上荣誉,120多人获区级优秀党员等荣誉。目前,增城区中医医院有岭南名医1名、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名、市名中医和优秀名中医5名、区名中医11名。
下一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增城区中医医院党委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建设,高定位、高标准匹配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要求,致力成为立足增城本土、覆盖广州东部、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放眼全国的高水平、高质量、现代化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钟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