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断
“白色瘟疫”的传播
——患者、家属、普通人群要注意
大家常常提起的“白色瘟疫”,也叫“痨病”,学名: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的脏器是肺。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人群对于结核杆菌普遍具有易感性,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是否发病与接触的结核菌的毒力、数量、频度等因素有关,还与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有关。
肺结核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肺结核患者、家属、普通人群如何预防?
肺结核患者
1.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外出或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巾或密封的袋子里。
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确需前往,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期间,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单独进食,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治疗期间要按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服药一段时间症状改善后自行停药,这可能会导致耐药结核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治愈的机会。
6.要树立信心,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7.多吃有营养餐食,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帮助康复。
1.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鼓励其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2.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如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3.如已检测出为结核潜伏感染,进行预防性服药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4.注意保持房间通风和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患者时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离。
5.做好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食具、衣物、手帕等可煮沸10-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洗;患者接触或使用过的大件物品,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书籍、棉被等用品可以在日光下暴晒3-4小时;用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和水按1:50比例配置成有效氯浓度1000mg/L喷洒或擦拭桌面、地面、家具电器及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用1:25的比例配置成有效氯2000mg/L浸泡痰盂、便器30分钟以上。
6.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普通人群
1.认识结核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可防、可控。
2.勤洗手多通风。开窗通风是稀释空气中带菌微滴核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选择合适的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传播,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档含有结核菌的大颗粒飞沫核。
4.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如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结核病检查。
5.不歧视结核病患者。肺结核患者如严格按照治疗方案完成全疗程的服药治疗,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可以正常的社交。
6.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点标题可获取内容
● 关注丨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第3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即将开展
● 科普丨别再提心吊胆!体检报告的这些“异常”,可能是虚惊一场!
● 提醒丨蔗糖、脂肪含量惊人!“现制酸奶”中几乎没酸奶?你爱喝的它可能并不健康……
● 注意丨春暖花开,小心“虫出没”!这些躲避大招请收好→
来源:广西疾控
声明丨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结核病口罩肺结核患者结核菌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